对口援疆
网站首页 > 正文

新技术|兵团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开展兵团首例左束支起搏术


2021-07-14      点击:[]


12月17日,兵团医院心血管内科第一副主任、北京阜外医院援疆专家牛红霞和兵团医院心血管主任谢伟带领手术团队成功开展兵团首例左束支起搏术。该技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兵团在该项目技术领域的空白。

患者是一位84岁的男性患者,数年来深受头晕、黑矇、乏力、气短的困扰,心跳仅30-40次/分。医生给出的诊断是: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脏的传导系统相当于“通讯线路”,心脏内部的“司令部”(窦房结)发出指令,经传导系统(通讯线路)下传心室,从而实现心脏的正常跳动。该患者虽然“司令部”正常发放指令,但由于心脏内的“通讯线路”已经完全瘫痪,造成了指令不能下达,心脏不能正常跳动的问题。

术前心电图

术后心电图

该患者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通过手术可以为心脏重新架设“通讯线路”。手术医生先将一根导线架设于右心房,起到及时接受“司令部”(窦房结)指令的作用。再借助专用鞘管和超细的导线在电生理记录仪的指引下准确定位。导线像螺丝一样旋入室间隔,螺丝头端直接接触到位于心脏左侧的“通讯线路”(左束支),起搏器发放电脉冲时,心脏的“通讯线路”重新接通。最后,将导线与脉冲发生器连接。这样,通过起搏器就可以完美地下达心脏“司令部”的指令了。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是症状性心动过缓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随着起搏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生理性起搏方式的追求逐渐成为起搏领域的重点。其中,左束支起搏更是其中的热点,其具有起搏参数好、操作相对简单,手术费用低等优点;更重要的是,相较于传统右心室起搏,其更为生理性的激动心脏传导系统,可能为患者带来更好的远期预后。左束支起搏近年在国内得到飞速发展。此次在本院植入的首例左束支起搏病例,使我院在生理性起搏领域踏上了一个新台阶。相信随着开展病例的逐渐增加,此技术会为更多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兵医科普

心脏为什么会「乱」跳?

心脏是如何跳动的?

心脏虽小,却有两房两室,上方是左、右心房;下方是左、右心室。

正常情况下,心脏由总指挥部(窦房结)引导,情报网(细小分支)传递,有规则、有节律地跳动。心跳的频率在60~100 次/分。这就是我们在心电图报告中常常见到的「窦性心律」。

而心脏“不听话”,也就是「指挥部」「情报网」出了问题:

「指挥部」瞎指挥

◎特别亢奋:心率超过 100 次 / 分,就是窦性心动过速,简称「窦速」;

◎特别懒:心跳频率低于 60 次 / 分,就是窦性心动过缓,简称「窦缓」;

◎不按规则出牌:心跳时快时慢,就称为窦性心律不齐;

◎突然罢工:就是窦性停搏;

◎生病了:这种情况叫做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窦房结病变引起的一系列缓慢窦性心律失常。

当指挥部起内讧,心脏某些部位不听窦房结的指挥,抢先发出信号引起心脏搏动,称为期前收缩或过早搏动,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早搏」。

「情报网」乱了套

有时,不但窦房结的指挥权被夺取了,连情报网也短路了,不断在甲、乙两点间反复发送信号,就会引发快速性的心律失常。例如:

◎心房颤动:即「房颤」,心房频率可达 350~600次 / 分,伴随心室节律不规则;

◎心室颤动:即「室颤」,心室快速颤动时,根本无法有效收缩将心脏的血液泵到全身,人会因循环衰竭而死亡,这是严重的心率失常。

有时,情报网信号故障,就会引起传导阻滞。根据传导阻滞发生的部位有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和右束支传导阻滞等。

起搏器作为20世纪最伟大发明之一,解决的就是心脏各种瞎指挥和乱了套的问题

该技术的开展为心动过缓、心衰患者带来了福音。

【动态】瘢痕妊娠我们为你保驾护航

原本安静的三口之家,因为一个喜讯变得热闹而兴奋!爷爷奶奶因为再添孙子/孙女感到激动不已;宝爸感叹再次当爹需要更努力工作;宝妈感谢赶上了二胎放开的好政策,为可以再次拥有一个小生命而满足;儿子因为要当哥哥兴奋的要把新玩具留起来给小宝宝玩……当全家人期盼宝宝健康成长的同时,却检查出是子宫瘢痕妊娠。

子宫瘢痕妊娠指的是有过剖腹产的女性,在第二次怀孕的时候孕囊着床在原来的瘢痕处,由于瘢痕处肌层菲薄,结缔组织及血管增生,随着妊娠的进展,绒毛与子宫肌层粘连、植入,严重者可穿透子宫造成子宫破裂,严重威胁了妇女的生殖健康及生命安全。通俗来讲,就是肚中的胎儿在子宫内刀口上安家了。该患者经超声检查提示孕囊下缘紧贴剖宫产瘢痕处,瘢痕处裂隙约3.1mm,幸运的是患者目前病情比较稳定,没有腹痛及阴道流血等症状。患者入院后立即完善了盆腔MRI。经科室讨论,根据患者病情,天津市医科大学总医院援疆专家罗营和我院妇科副主任沙静共同为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手术,顺利取出胚囊,术中出血不多,子宫憩室无破裂。

患者醒来后第一句话就是问“子宫是不是还在?将来还能生孩子吧?”沙主任会心的笑了,并且说到“放心都没问题!”这时患者一直悬着的心放下了,术后4天,患者顺利出院,我们一直悬着的心也跟着放了下来。

专家表示,疤痕妊娠较为常用的传统手术方式风险高,破坏力大,手术方法在窦口开放之后,无法令其自然关闭,因此许多孕产妇在术中很有可能会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现象,情况较为严重时甚至还需立即切除子宫。相比于传统的手术方式,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既可以较为完全地切除妊娠组织,还可监视手术创面有效减少腹中大出血发生的概率。由于宫腔镜手术出血量较小,术中创伤小、伤口恢复快,极大程度地保障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宫腔镜手术不仅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患者整个宫腔内的具体情况,操作过程中还可有效避开散布的血管,较好地保护患者的生育能力。

学科动态|“横分纵扎术”解决痔疮难题 兵团医院中医肛肠科向“无痛、微创”迈进

11月24日,兵团医院中医肛肠科在腰麻下采用“横分纵扎术”完成重度混合痔手术1例,标志着我院肛肠手术向“无痛、微创”方向迈出重要一步。混合痔手术之前多采用局部麻醉,患者在麻醉过程中会有明显痛感,因而在手术开始前就产生紧张、恐惧情绪,术中肛门的不适会加重患者紧张、恐惧的情绪,使患者收紧肛门肌肉,影响术者视野同时也增加手术难度。

该患者所患混合痔为重度的混合痔,内痔部分环状脱出肛门外无法还纳,合并局部血栓广泛形成,患者疼痛、便血症状明显。我院中医肛肠科副主任、中日友好医院援疆专家李昕带领科室团队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及手术指征后,由李昕副主任主刀进行手术,患者术中术后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患者用微笑和手语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感谢。重度混合痔属于肛肠科难治性疾病,其手术过程中最大难点在于如何彻底根治疾病的同时尽可能保护患者肛门功能和外观。李昕副主任原所在单位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经多年临床经验总结,改良了传统的外剥内扎手术,采用“横分纵扎”的手术方法,解决手术难题。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我院中医肛肠科的手术治疗。

科普问答

提问者

什么样的痔疮一定要手术治疗?

专业解答

具备以下特点的痔疮:①反复便血(每周超过3次),甚至引起贫血的患者;②痔疮在排便或运动时脱出肛门外,需用手还纳,甚至不能还纳的患者;③痔疮病程长,引起排便后擦不净、肛周分泌物、局部瘙痒等症状,带来生活不便、影响生活质量,经药物治疗改善不佳的患者。均可考虑通过手术治疗痔疮。

兵团医院耳鼻喉科开展中西医结合特色诊疗服务

我院耳鼻喉科一直以来以西医治疗为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援疆专家魏国威将中医中药针灸治疗带进了科室。

援疆以来,他积极开展眩晕耳鸣耳聋、鼻炎、儿童扁桃体腺样体的诊断治疗,尤其是对耳源性眩晕(良性阵发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性偏头痛等疾病)进行中医中药针灸治疗效果明显。多年来,各种原因导致的耳鸣耳聋、眩晕及过敏性鼻炎困扰了许多患者,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为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在做好临床工作的同时,他还十分重视耳鼻喉科中医中药针灸的学科建设,注重人才培养,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传授中医方面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提高科室医师中西医治疗辩证思维,为耳鼻喉科一些难治性疾病提供了更完善的治疗手段。

兵团医院援疆专家开展黄斑裂孔手术

黄斑裂孔手术是在眼底的中心部位黄斑区进行手术操作,以使黄斑裂孔愈合,由于黄斑区是眼底最为精细的部位,手术技术要求高。近日,兵团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援疆专家于伟泓教授在我院成功开展了数例黄斑裂孔手术,为患者带来光明。

于伟泓教授在为患者手术中

- 问答时间 -

黄斑裂孔科普小知识问答

1.什么是黄斑?黄斑是我的眼底新长的黄色斑点吗?

黄斑是眼底一个部位的名称,它不是新生的黄斑病变。如果把眼睛比做一台照相机(图1),角膜和晶体就是这台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俗称眼底)就是底片(图2)。黄斑就是这个底片的中心位置(图3、图4),其中心是成像的焦点。因此黄斑对于我们每个人的眼睛视力都非常重要。

2.什么是黄斑裂孔?

黄斑裂孔是指黄斑中心部位视网膜组织缺失(图5,图6)

3.黄斑裂孔会有什么症状?

黄斑裂孔明显影响视力,患者自觉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视物变形为主要症状。

4.黄斑裂孔如何治疗?

目前没有药物可以促进黄斑裂孔愈合,治疗的唯一手段是手术。

5.黄斑裂孔手术怎么做?

黄斑裂孔手术首先需要切除玻璃体,然后需要进行眼内充填,多数患者需要气体充填,少数患者需要硅油充填。

6.手术成功率如何?

黄斑裂孔手术是否成功,取决于多种因素,因人而易。主要影响成功率的因素是裂孔的大小、裂孔形成的时间、是否高度近视等因素,一般来说,直径大的黄斑裂孔和时间长的黄斑裂孔,手术成功机会偏低。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患者手术成功率偏低。

7.手术后有什么注意事项?

黄斑裂孔手术的成功与否,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术后患者体位配合。由于眼内填充,需要患者术后保持低头的姿式,才能使黄斑裂孔愈合。因此术后需要认真保持体位。

兵团医院眼科援疆专家开展视网膜脱离手术

新疆额敏县的赵先生近日突然发现自己的右眼前出现了固定的黑影,象黑布一样遮挡了自己的视线,黑影逐渐扩大,遮挡视野直至完全视物不见。他听说兵团医院眼科有北京来的援疆专家,经当地医生推荐,来我院就诊。经来自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的援疆专家于伟泓教授检查,诊断为右眼视网膜脱离,需要手术治疗,并很快为赵先生制定了手术方案为其手术,术后赵先生视网膜复位良好(图1、图2),恢复了视力。

图1:术前:视网膜脱离,呈灰白色隆起

图2:术后视网膜复位良好,视力恢复

兵医科普

视网膜脱离科普小知识

1.什么是视网膜?

视网膜位于眼球的后半部分,后半部分眼球壁虽然很薄,实际上是由三层结构组成,包括我们肉眼所见的“白眼球”是最外层即巩膜,其内是中层即脉络膜,最内层是视网膜。视网膜属于神经组织,对于眼底成像非常关键。

Q

2.什么是视网膜脱离?

眼球壁分为三层,视网膜脱离是指眼球壁最内层的视网膜与中层的脉络膜分开。

Q

3.视网膜脱离会有什么症状?

视网膜脱离后患者会自觉眼前固定黑影、视野缺损、视力下降。

Q

4.视网膜脱离如何治疗?

视网膜脱离分为三种,即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其中前两种视网膜脱离类型占绝大多数,均需要手术治疗。

Q

5.视网膜脱离手术怎么做?

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式分为内路手术和外路手术。内路手术是指玻切术,即通过微创的方法在白眼球上做三个微小切口,进入手术器械,将玻璃体切除,然后进行眼内填充物充填,填充物通常为气体或者硅油。由于气体和硅油都比水轻,因此术后需要患者保持低头姿式,以顶压视网膜复位。外路手术适用于一部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指在眼球外壁缝一个硅胶海绵或者硅胶带,使脱离的视网膜与脉络膜接触,从而达到复位的目的。多数视网膜脱离手术术中需要同时进行激光或者冷凝。具体采用哪种术式,医生会根据您的病情而确定手术方案。

Q

6.手术后有什么注意事项?

如果您的病情需要采用内路手术,由于通过需要眼内填充,需要患者术后保持低头的姿式,才能使视网膜复位,因此术后需要认真保持体位。外路手术通常对于体位没有特殊要求。

上一条:中日友好医院领导专家一行来兵团医院指导交流
下一条:新疆工作基本情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