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安全管理办公室返聘专家吴燕子教授以《运用系统追踪法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深入浅出的介绍了追踪方法学的概念、起源及分类,通过个案追踪及系统追踪使管理者通过病人的角度“看”到治疗、服务过程,全面分析提供治疗、护理、服务的医院情况,并以生动典型的案例表明了追踪方法学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护理部副主任唐娜授课内容为《基于品管圈的创新思维培养与实践》,课程阐述了品管圈与创新的共同点都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何在品管圈活动中培养创新思维,就是要通过品管圈十大步骤的关键点运用科研的思路去寻找创新的来源,同时结合我院相关创新案例引导大家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通过发散性、主动性的思维加速质量持续改进成果的转化。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赵亚楠授课内容为《应用PDCA管理工具加强科室质量管理》课程主要阐述了PDCA循环是从找出问题到采取管理措施的改进工作,应用其理论,制定完善的实施计划,实施中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及时总结经验。从加强环节质控与辅以终末质控等,达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目的。
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谢慧娜通过《目标性管理在ICU护理管理过程中的运用》阐述了如何在ICU护理工作中注重细节、注重护理质量及应具备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如何有效地避免护理缺陷、差错、事故引发的护理纠纷。结合我院ICU相关案例引导大家在工作过程中,要定期根据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
神经内二科护士长王琳以《信息化助力护理质量管理》阐述了护理工作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分析和优化,可减少和防范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文书书写效率,减轻护士工作负担,提升护理风险管理质量。同时护理信息化能够对各项指标准确的抓取、分析,让护理管理者更有方向、有重点的进行质量持续改进。
普通外科护士长杜娟通过《强化围手术期处理全面干预加速康复》讲述了ERAS的实施和获益,从术前优化患者身体状况,如肠道准备、口服碳水化合物、用药、预防性镇痛等。术中麻醉、切口及术式、体温控制、引流管鼻胃管放置等。术后镇痛、活动、胃肠道反应、血糖控制、营养支持、防止术后肠梗阻等系统的进行评估。充分体现了ERAS的优势,其减轻手术创伤应激、促进康复的理念及追求“零痛苦无风险”(zero pain and no risk)的目标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医学模式宗旨。
肾病内科护士长王婷婷以《护理质量控制——清单式管理》讲述清单式管理是为了防止错误与失败,操作者需要列出操作过程中关键要素,可能的风险点。主要是以优化护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护理质量,加强风险管理,管控质量指标,完善健康宣教,落实核心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骨科中心护士长甘丽娟以《骨科专科护理敏感指标在护理质量中的应用》讲述了护理敏感指标的基本概念及骨科敏感指标是如何建立的,以查阅文献为例,介绍敏感指标如何应用。通过护理敏感指标的建立,可全面、精准、针对性的改善专科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为护理管理者的培训、考核、评价护士的核心能力提供参考依据。